工作原理
冲床的设计原理是将圆周运动转换
普通冲床
为直线运动,由主电动机出力,带动飞轮,经离合器带动齿轮、曲轴(或偏心齿轮)、连杆等运转,来达成滑块的直线运动,从主电动机到连杆的运动为圆周运动。
连杆和滑块之间需有圆周运动和直线运动的转接点,其设计上大致有两种机构,一种为球型,一种为销型(圆柱型) ,经由这个机构将圆周运动转换成滑块的直线运动。冲床对材料施以压力,使其塑性变形,而得到所要求的形状与精度,因此必须配合一组模具(分上模与下模),将材料置于其间,由机器施加压力,使其变形,加工时施加于材料之力所造成之反作用力,由冲床机械本体所吸收。
(3)肘节式冲床(knuckle press)
在滑块驱动上使用肘节机构者称为肘节式冲床,如图三所示。这种冲床具有在下死点附近的滑块速度会变得万分缓慢(和曲轴冲床衡量)之独到的滑块活动曲线,如图四所示。而且也正确地决定行程之下死点位子,因此,这种冲床适合于压印加工及精整等之压缩加工,当今冷间锻造使用的。
(4)摩擦式冲床(friction press)
在轨道驱动上使用摩擦传动与螺旋机构的冲床称为摩擦式冲床。这种冲床适宜锻造、压溃作业,也可使用于弯曲、成形、拉伸等之加工,具有多用性之功能,因为价格低廉,战前曾被广泛使用。 因无法决定行程之下端位子、加工精度不佳、生产速度慢、控制操作错误时会建立过负荷、使用上需要熟练的技术等缺点,当今正逐渐的被淘汰。
(5)螺旋式冲床(screw press)
在滑块驱动机构上使用螺旋机构者称为螺旋式冲床(或螺丝冲床)。
冲床详细构造
冲床上模是整副冲模的上半部,即安装于压力机滑块上的冲模部分。上模座。下模是整副冲模的下半部,即安装于压力机工作台面上的冲模部分。下模座是下模底面的板状零件。刃壁是冲裁凹模孔刃口的侧壁。刃口斜度是冲裁凹模孔刃壁的每侧斜度。气垫是以压缩空气为原动力的弹顶器。参阅“弹顶器”。反侧压块是从工作面的另一侧支持单向受力凸模的零件。
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,谢谢!
本文链接:https://tztz336249.zhaoshang100.com/zhaoshang/267810725.html
关键词: